【课程思政】2018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发布者:乔译萱发布时间:2018-11-25浏览次数:1869


      11月24日,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2018年上海高校课程思政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委副主任李昕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副主任、上海市人大外事委、侨民宗委主任委员高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褚君浩,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承功分别就“全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理工科教学中的思政理念和实践”“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等主题作主旨发言。会议由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主持。

      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耿绍宁,市教科院副院长、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主任沙军等同志,及60余位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十多所上海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


▍交流成果集思广益,课程思政行在路上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不仅在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涌现出一批典型教师、典型课程和典型案例。本次会议旨在于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的会议精神,交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域已取得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成果,加快推动上海市高校课程思政工作。



      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王全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云才和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震宇先后于会议经验交流阶段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塑造爱国精神和人文情怀》、《践行‘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课程链思政教育教学探讨》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高校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原则与教学策略》为题,分享了自己在专业课程思政中的经验和体会。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张黎声、东华大学副教授丁祥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陶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曹扬、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王丽慧、复旦大学教授包存宽等专家学者纷纷在自由讨论中发表各自观点。

      本次研讨会体现了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共收到相关论文30余篇。内容既有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重大意义和实现路径的理论思考,也有来自文理医工各学科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和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探索。


▍构筑课程思政圈层,复旦厚积实践经验

    “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复旦大学自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于2017年成为首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2018年,经多次全校范围讨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应运而生,确立了复旦之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随着课程思政和教材建设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委员会的成立,及全校课程思政现场交流推进会于2018年6月的召开,历经一年的扎实工作,课程思政各圈层已在这里层层落地:核心层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复旦正坚决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攻坚战。在支撑层,高水平的“治国理政”和“复旦通识中国故事”两大课程开讲,有复旦特色的“中国系列”课程已然形成,体现课程思政要求的新一轮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也在开展。而至于辐射层,“三十百加一(医)”示范工程建设持续推动,3个示范专业、20门示范在线课程、不少于100门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和1个整体推进的人文医学课程体系正逐步搭建。


      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教师培训体系同样在复旦不断完善。为提高教师对世情、国情、市情、校情的正确认识,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2018年中,以新进教师、海归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为重点开展专题培训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