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0版本的复旦通识教育?
复旦从2005年开始推行通识教育,到2014年之前有近十年的时间,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为复旦通识的1.0阶段。从2014年开始,复旦大学开始提出通识教育2.0版本的概念。为什么可以说如今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是2.0版本?2.0版本有什么标准?与前一阶段相比取得了哪些进步?下面我们就跟着孙老师,来了解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传统与未来。
孙向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近代哲学、启蒙哲学、政治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现象学、法国哲学、比较哲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加拿大Regent College、美国Yale University、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英国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德国慕尼黑哲学学院、美国University of Chicago、台湾大学做过访问学者。
复旦通识:从1.0阶段到2.0阶段
问:复旦大学在2014年提出通识教育2.0版本的概念,请问在“进化”到2.0版本之前,复旦通识教育的1.0版本已经做了哪些工作?
答:复旦从2005年开始推行通识教育,到2014年之前有近十年的时间了,这一阶段我们把它称为复旦通识的1.0阶段。1.0版本复旦通识教育的工作重心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明确提出“通识教育”这个理念。其实自80年代以来,某些带有通识教育意涵的教改工作已经在复旦做了很多年了,例如通识选修课、文理大类课、文科实验班等等。到2005年,复旦明确的提出了“通识教育”这个理念。此后,复旦通识教育的1.0版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立“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制度中的地位。这是一项艰巨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中国大学的专业化倾向得到了制度性的加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现代大学制度下重新确立“通识教育”的地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制度上的设计,复旦大学还进行了“通识教育大讨论”,让老师们在思想上能够接受通识教育的理念。在这一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在解释理念,即强调通识教育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
其次是明确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复旦大学进行全校大讨论,讨论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复旦通识教育目标的设定过程。“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是复旦大学教育的大目标。当初1.0时期的六个模块(在2.0的版本中,改成了七大模块),每个模块也都设立了自身的教学目标,从文化传承、批判精神、文明对话、科学精神、生命关怀到审美体验。当然,1.0的版本的目标还是比较粗线条的,2.0版本就会有一个升级,并且会特别强调从理念、教学目标到课程纲要之间的贯通、衔接。
再者是对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是共同核心课程还是分布式必修课程?是经典核心文本阅读还是概观性导论课?抑或其他模式?基于前人的经验与教训,根据复旦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的是做分布式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每一个模块中自行选择一门课程进行修读。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强调经典阅读,第一、第二、第三模块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对于经典的解读。
第四,1.0版本完成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基本课程量的建设。一旦展开通识教育,我们既要根据我们理念设计课程,也必须要迅速满足学生们的修课要求,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每一个复旦学生都有接受通识教育的机会。因此在课程数量方面必须有所保证。1.0版本(2014年以前)是通识教育的起步阶段,首先要保证开课的数量,那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课程储备来进行课程质量的评估、提升与淘汰等方面的工作。
总结复旦通识1.0阶段的工作,主要有这四个方面:理念的深入人心、基本目标的设定、课程模式的选择、课程储备数量的积累。通过这近十年的努力,成就了复旦通识教育的基本格局。
问:从2014年开始,复旦大学开始提出通识教育2.0版本的概念。为什么可以说如今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是2.0版本?或者说作为对1.0阶段的提升,2.0版本的通识教育有什么新的标准?我们已经取得哪些进步?
答:刚才我提到1.0版本的时候,还在强调“什么是通识教育”,“ 我们为什么要施行通识教育”。而到了2.0时期,就是要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的建设。所以问题就不是“是什么”、“ 为什么”,而是“怎么做”,怎样才能把通识教育做好。
“怎样能做得更好”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讨论什么是“好”这个概念,也就是制定标准;另一个方面,解答这个问题绝不是口头讲讲,提几个标准就可以了,而是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实践。所以,每一次的提升都需要艰苦的努力,要有新的目标、新的标准、新的举措。虽然从2014年开始提出2.0版本复旦通识教育,到现在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但想要真正完成2.0版本的建设,复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旦通识教育的2.0版本主要体现在这六个方面,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六大标准”:
第一是理念的落实要有具体流程。根据通识教育在知识视野、可迁移的能力、人格完善三个层次上的要求,我们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培养理念,具体落实为六个方面:立德树人,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面对全球化,认知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现代文明,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承接传统,体认中国传统的智慧;作为现代人,具有科学方法与批判精神;作为社会栋梁,培养团队精神与领袖才能。理念如何实现?我们有“核心理念-模块目标-基本课程单元-每一门具体课程”的流程,通过这四个环节,以及对于每一个环节的细致要求,来具体实现通识教育的理念。
第二是创设“基本课程单元”。复旦的通识教育一直追求课程的内在逻辑与质量。通过在模块下设立“基本课程单元”,2.0版本把以往20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进一步规约为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使每一个模块内部的课程,在基本课程单元的基础上更加逻辑化与关联化,50个“基本课程单元”在概念上形成了一个实在的课程系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使理念落实到具体课程这一过程有更加明确的通道;二是通过基本课程单元,我们在通识教育的平台上构建了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使课程建设有了切实的组织保障。
第三是设立每门课的“课程标准”:1.0阶段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课程量,在此基础上,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对每一门课程提出质量标准。通过每个模块与课程单元的工作小组,我们组建了具体的课程团队来研讨课程建设。通过细致的课纲,明确课程的内容布局、主要思考点、基本阅读量、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等具体内容;通过“小班讨论”,锻炼学生的阅读、写作与交流能力。根据不同类别,我们对每一门课都会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要求。2.0版本的通识教育就是要通过对课程的细致要求,最终达到对每一门课程的升级。
第四是建立了完整的“助教体系”:通识核心课程因为强化了“小班讨论”,助教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前两个模块主推“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模式,每个选课的同学都要参加五次小班讨论,这些都是由研究生助教来引导的。每学期,通识核心课程都会有两百人左右的助教团队。怎样凝聚我们的助教,使之更好地协助老师完成通识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用心做好助教的管理与培训。现在我们有“核心课程助教成长计划”,既有助教的培训、考核、日常跟踪管理机制,也有凝聚助教团队,让我们的“小狐狸”们活跃起来的助教活动,培养了助教对这个“核心课程助教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第五是“课程提升的闭环系统”:2.0版本的通识教育形成了一个“申请-建设-评估-升级或退出”的闭环系统。我们有完整的申请课程流程,专家小组会对新课申请材料作出反馈,而这也是融合复旦通识教育大团队的过程。此外,我们还完善了课程的跟踪与评估机制,帮助教师具体提升课程质量;根据多方的评估意见,我们有课程的退出与升级的机制;升级的课程将进一步推进其“在线课程”的制作以及“通识读本”的出版。
在课程质量的保障上,我们创建了一套专用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评估系统”,可对每一门课进行细致的评估。这一系统也一直在改进,现在还不敢说已经十分完善了,但有这样一个闭环的反馈机制应该是 2.0版本通识教育的基本配置。评估机制不仅仅是检验这门课本身的质量,更要检验这门课是否真实地服务于通识教育的理念。
第六是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2.0版本的复旦通识教育强调要有完备的服务管理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组织体系:通过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与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的通力合作,我们形成了对通识教育服务管理的组织保障;二是交流体系:通过复旦通识教育的微信公众号、网站;以及我们编写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教师手册”与“学生手册”,我们构成了通识教育信息交流的完整渠道;三是系统的研究系列:《通识教育评论》、《复旦通识·读本系列》、《复旦通识·译介系列》、《复旦通识·论丛系列》构筑了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完整的研究系列,通过通识教育各个环节的研究,促进通识教育的进步;四是通识教育的延展机制:通过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讲座,通识教育大讲堂,以及通识教育的“在线课程”以及海内外的游学项目,使通识教育课程有充分的延展性。
我们就是通过这六大标准:理念的落实、课程单元的设置、课程的标准、助教的建设、质量保障体系以及服务管理体系的设立,来构建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2.0版本。每一项工作都是由无数细致工作来支撑的。要完成、完善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的2.0版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问: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有知识视野、可迁移的能力、人格的完善这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是有怎样的关系?
答:这三个层次是很难分割开谈的。
任何一门课提供的基本的知识视野,这本身就是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但单纯知识的传授,又是不够的。
知识本身在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又是一个载体,在这个载体之上,学生需要形成学术的见识,才可以在已有的知识平台上眺望得更远;而通识教育中特别着重训练的精细阅读、学术写作、倾听与讨论、反思与批判等方面的能力,也必须是在一个具体的知识范围才可以得到细致的锻炼。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有意识的训练,学生获得的这些能力会不仅仅停留在通识课程的学习中,更是可以迁移到他们专业课的学习中,让同学们在专业课上有更全面的收获。
当我们的学生慢慢地具有了这些能力,能够越来越多的从不同的知识里面汲取养料,反思生活、陶冶性情,开阔心胸,这其实就是在帮助同学们涵养人格。当然,一个人的人格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锤炼。不过通识教育在培养学生人格方面的贡献,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基本课程单元的设立是如何帮助每门课程具体落实通识理念,并使得通识核心课程体系更系统、更有逻辑?
答:通过建立“基本课程单元”,在单元内授课的各门课就组成了一个跨学科的教学团队,比如“经学传统”这个课程单元中就有历史系、中文系、哲学学院与出土文献中心的几位老师,他们通过“基本课程单元”组建了一个教学团队,通过团队的研讨,对课程的阅读书目、主要的思考点、应该掌握的能力有细致的讨论。通过团队建设,我们可以更细致地对每一门课程进行梳理,提出“课程单元”的基本要求,从而努力保证每一门课程做到深入浅出,且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其中有最大的收获。
并且,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在七大模块中每个模块任选一门课来修读。在有基本课程单元之前,每个模块的课程互相之间显现不出明显的逻辑关联,学生的选择是任意的,那么学生修读了模块中的一门课,只是对这一门课涉及到的问题有所收获,而对整个模块涉及到的领域的大轮廓却是没有感知的。
现在我们设计的“基本课程单元”,让每一个模块里的课程相对逻辑化,课程之间构成了内在的关联。比如在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里就有经学传统、诸子经典、史学名著、古典诗文等七个课程单元,每个“基本课程单元”都有它的说明和这个单元课程应该达到的目标。于是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结构知道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哪些部分,每个部分大致怎样不同的特点。当学生选课的时候,基本上可以有一个全局意识,知道他们选的这门课,是在这个“知识地图”上的哪一个位置。
问:复旦要做“有根的通识教育”,复旦通识教育的根在何处?
答:“通识教育”在世界上其实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历史积累,经历了很多的磨炼,形成了不同模式的、较为稳定的规范性,且有相应的学理支撑,逐渐形成了大学通识教育的特有规律。
同时,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尊师重教的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极其宝贵的精神养料,这些都是通识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深厚养料。
此外,在复旦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也形成了复旦的教育特色。所以,我们说复旦要做的是“有根的通识教育”,就是要在达到通识教育应有的标准与理念的同时,体现我们自己“校格”的传承。
这里的“根”有三个:一是要尊重现代大学教育的规律,二是要扎根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传统,三是要立足复旦百年的教育传统。
问:您可以具体谈谈复旦的通识教育传统吗?
答:我们可以简单地回顾历史,来看看复旦的底蕴和积淀。最早的时候,马相伯校长创办复旦大学时,充满着爱国的情怀、理性的精神和对中国文化本色的坚持。后来在李登辉老校长主持的时期,复旦办学的特色更是学习了耶鲁的模式,课程设置的样式类似于 liberal arts college。所以说复旦在某种意义上有着很深的通识教育的渊源。
到了80年代,那时候虽然没有通识课,很多老师本身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精神修养,极具我们现在所说的通识视野。比如当时给我们讲普通物理的老师,他就不只是在讲物理知识,还会讲到思想背景、物理学的世界观、物理学的历史。虽然是在上专业课,但老师会传达出一个宏大的视野,科学探究的精神。
到了后来,复旦提出“通识教育”理念的时间在大陆来说也是非常早的,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对我们学校这样一种深厚传统的唤醒,所以说,我们的通识教育是扎根于我们自身的传统中的。